蓮生活佛2010年5月19日通慧堂的開示

文/燃燈雜誌社整理

敬禮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十六世大寶法噶瑪巴、吐登達爾吉上師。
敬禮〈通慧堂〉的壇城三寶。師母、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各位同門,大家晚安!
剛剛聽到蓮渫上師她講〈通慧堂〉要建〈通慧雷藏寺〉的地點,剛好前面有一個湖,跟我以前看見的是一樣的地方。前面蓋大雄寶殿、後面蓋護摩殿;在大雄寶殿的面前,有一個湖。那個湖裡面有魚嗎?(上師答:有,有兩個湖,一個是在地裡面,很大,它是一個湧泉,泉水永遠不會枯;再遠一點就有個很大的湖)是一個很大的湖!祝福〈通慧堂〉很快地建成〈通慧雷藏寺〉!
今天,本來蓮渫上師的意思要我講「因三昧地」、「悲三昧地」跟「空三昧地」,這三個三昧地。因為想到這個,所以我就把它寫在墨寶上面,你要知道什麼是因三昧地?什麼是悲三昧地?什麼是空三昧地?就去參〈通慧堂〉的墨寶,你們就知道了!所以我就講完了,不用多講,反正你們去參就對了!都寫得很清楚。
因為菩薩是從「因地」開始,菩薩發心就是因,久遠行「菩薩行」就是菩薩、就是悲,解除眾生的痛苦就是悲。所謂悲,裡面就有「因三昧地」跟「悲三昧地」。還有一個是「空三昧地」,那是佛的智慧,叫做佛慧;佛慧是屬於「空三昧地」,因為唯有「空」才叫平等,六祖也講「平等是德」,是因為「空」才會平等!沒有「空」是不會平等,是不可能平等的。
但是佛又講了,不能講「有」,也不能講「空」,那是什麼?就是也要大家去參悟!不能講「有」,也不能講「空」,也不能講「中間」,「空」跟「有」的「中間」也不能講,那是什麼?那麼「空」是什麼?「有」是什麼?「空有」是什麼?這個就是要大家去參悟。如果進入空的三昧地,你才知道什麼叫做沒有分別?才知道什麼叫做平等智?(眾鼓掌)
〈通慧堂〉的這個「慧」就是智慧,再高一點的,我們稱為「般若」,低一點的,我們稱為「智慧」,般若就是如來的智慧。一般的智慧相通於知識,有些知識,不管如何我們都要通的,不管是入世的智慧還是出世的智慧,都要。當然,有用邏輯的方法去做,也有一些,邏輯是做不出來的。
譬如說,有兩個孩子,他們錢湊好,要去買玩具,那買什麼玩具好呢?就在那邊想了半天,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就說:「有啦!」年紀小一點的說:「有?到底要買什麼玩具?」年紀大一點的就說:「買衛生棉!」(師尊笑、眾笑)這小一點的就說:「這衛生棉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多了!有了衛生棉你可以去爬山,有了衛生棉你可以去游泳,有了衛生棉你可以去溜冰,有了衛生棉,每天早上起來你都會非常快樂而且非常的舒適。」
這樣子的玩具通不通?不通!〈通慧堂〉是不買這種玩具的。有通的智慧,剛剛(的笑話)是不通的智慧。小孩不過是看一下電視,有了這個東西以後,可以溜冰、可以做任何的運動、可以游泳,還可以每天早上起來都是很快樂。但是,不通於玩具,這是不通的智慧!
另外還有一個不通的智慧,那個是有問題的智慧。精神醫院裡面有很多總統住在裡面,院長覺得住了這麼多的總統,怎麼辦?有一天,來了一個說他是總統,那總統房己經客滿了,院長就再設第二總統房!第二天,又來一個說他也是總統。沒辦法,第二總統房就住了兩個總統。這兩個總統一天到晚在吵架,終於有一天不吵了,而且很平和。院長以為兩個總統和好了,叫來第一個問:「你是誰啊?」「我是總統。」院長叫來第二個來問:「你是誰啊?」「我以前是總統,但是現在,我已經變成總統夫人了。」這個就是有問題的智慧,妄想過了頭,精神不穩,得了精神病了;得了精神病就沒有智慧了,做出來的事情都是沒有智慧的事情,稱為「失去理智」。
每一個人都要有智慧,有些人沒有智慧,做出來的事情真的是迷迷糊糊!某位太太跟她的密友講:「我先生他既不會賭,也不會喝酒。」這個密友就說:「你先生實在是太好了,他居然不會賭,也不會喝酒!他是一個很好的先生啊!」但是這位太太講了:「問題就在這裡,他不會喝酒,偏偏去喝酒;不會賭博,偏偏去賭。」你說這樣子有智慧嗎?沒有智慧!
所以我們做一個行者,修行的人,基本上的理智、基本上的智慧都要有,不要異想天開,不要去妄想、顛倒。我們有什麼能力,我們盡我們的本分去做;自己做不了的,呼籲大家來做;自己有十分的能力,就做十分的工作。這個才是有智慧之人啊!
修行也是一樣,要腳踏實地的去修,不要一直想超越,因為超越就是空思,就是妄想。修行就是要按步就班,按次第去修。如果要參第一義,也是可以,但是,那個是「果」,必須要回頭向「因」修。知道了果,必須要從因地去修,從因地去修比較腳踏實地。
不管如何,我們從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修寶瓶氣、修中脈、修拙火、修無漏、修明點;基本上的這些修行,先修相應,先修生起次第,再來修圓滿次第,這樣比較有次第。不要以為說,欸!我是得到第一義了!我已經開悟明心了……。那你開悟了、明心了,你有沒有按照你的開悟跟明心去做呢?如果沒有!那開悟明心有什麼用?沒有用!你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你的開悟明心吶!
像受菩薩戒,必須要像一個初發心的菩薩,開始去實現你的菩薩行。菩薩是什麼?我講的:不為自己!為眾生!為他人!你有沒有為自己啊?自己先想一想。我執重、自我重、私心重,你開悟又有什麼用呢?開悟就變成沒有用啦!你每件事情都是為自己著想,沒有為別人想;我執重,我要這個就是要這個,給我別的不行。你既然我執重的話,你開悟又有什麼用呢?
你要先為別人想,這個才是菩薩啊!你這個開悟才有用,否則你開悟沒有一絲一毫之用,等於沒有開悟,那個是白開了!你開、開、開,開什麼玩笑!你開的玩笑太大了!對不對!開悟了?結果你沒有按照開悟的去做,你跟師尊開玩笑,不可以的!
先想想別人,最後才考慮自己;先幫別人,最後才幫自己。菩薩就是這樣子的!就算解脫阿羅漢,也要了解空義啊!
所以佛三轉法輪,是有次第的。第一轉,先轉解脫,講苦集滅道,成就阿羅漢;第二轉,再轉般若,如來的智慧,成就菩薩;第三轉就是講心,眼、耳、鼻、舌、身、意,到了最細最細,進入空性,這樣實踐的一個方法。三轉法輪,佛是有次第在講的。
修行也是要有次第的去做。有了果,就要修因,有了因,就要修果,這個才叫通慧。所以不能總是吸收產生一些沒有用的智慧,妄想、顛倒,這些都是沒有用的。入世的智慧要有,出世的智慧也要有;因為有入世的智慧,比較不容易被騙,出世的智慧,可以成就等覺、妙覺。至少要解脫、要有成就,要通了這些智慧,所有的智慧要全部都通。
像師尊呢?入世的智慧當然也有,但是,師尊腳踏實地的去做,所以師尊有般若的智慧。師尊本身也開悟明心了,心輪打開了,能夠見性!這樣才能成就!也修證了無漏、拙火,也修證了明點。也能夠明白空性、明白佛慧。
這個修行的過程,雖然道理很簡單,但修行的過程非常困難。希望大家能夠一步一步,然後一個次第一個次第的修,每一個人都得到等覺、妙覺,得到圓滿的智慧,通了所有的智慧。嗡嘛呢唄咪吽!(眾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