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本體論的探討

文/釋蓮到法師

 

哲學本體論:認識實體的存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傳統的先天性本體論,另一是新的脈絡性本體論。

先天性本體論主張:冬瓜種子的集合、西瓜種子的集合、南瓜種子的集合,每一集合內的種子,有其先天本性;所以種下西瓜的種子,是不會長出南瓜的。

脈絡性本體論主張:即使是西瓜的種子,種在不同的土壤,會有不同的結果;種在水泥地,連芽都不發,種在黏土上,只長葉子,不長果實,種在一般的土壤上,會長西瓜,種子在鬆軟的沙土上,會長特大的西瓜。種西瓜種子,因為土壤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我們只能藉著,種植西瓜種子於土壤,產生的結果,來解讀西瓜種子的性質,所以西瓜種子的性質是西瓜種子的脈絡屬性,而不是西瓜種子的先天本性。

最後:若將冬瓜種子、西瓜種子、南瓜種子一起裝入瓶內,一直都沒有種入土壤中,最後都腐爛了,則冬瓜種子、西瓜種子、南瓜種子的脈絡屬性沒有區別的是相同的。而他們的先天本性,因為無法自己顯現,所以也就沒有意義的。任何一個人晚年,若很忠實地描述了他這一生的自傳,從出生到老死,包括許許多多,一連串不同的善、惡、對、錯事件,及引發愛、恨、情、仇的執著,請問你若細讀他的自傳,你是否可以蓋棺論定,他是善人或是惡人,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所以人是沒有先天本性的,只擁有和發生事件相關的脈絡屬性。

(一)先天性本體論:認識實體的存在,是經由實體的性質,而這性質是實體的「先天本性」,被實體所擁有,它不受任何發生事件的影響,實體的先天本性是不變的、恆常的。

(a)數學上主張:數學和物理是可以分開獨立研究,因此可以研究數字,而不管單位,即承認純數學是有意義的。認為數學應以公理化建構數學系統,首先以公理化建構歐氏幾何和非歐幾何。他們認為集合論是數學的基石,接著試圖以公理化建構集合論,若是成功,所有數學皆可藉公理化建構。

(註:現今的集合論存在幾個無解的悖論)

(b) 物理上主張:研究物理的最終目標,認為認識獨立存在的基本粒子的先天本性,及其之間的交互作用,經由統一場論,就可解釋所有宇宙現象。綜合歸納法是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它奠基在經驗和觀察上,經由綜合歸納得到普遍性質,認為這性質是物體的先天本性,即是集合內每一物體所擁有的先天本性。測量物理物體的三個基本量,時間、長度和質量;速度,加速度和力是導出量。在古典物理,建構三維空間座標系和一維時間座標系,描述物體的運動。在近代物理,建構四維時空座標系,描述物體的運動。

(註:四維時空座標系無法在三維空間具

      體呈現出來,應用上很困難。)

(c) 在語言上主張:語詞是語言的基本單元,我們用語言所表達的是思想,所以語詞是思想的基本單元。當我們使用語詞表示獨立存在的實體,已經強調實體擁有的性質是先天本性。

(二) 脈絡性本體論:認識實體的存在,經由實體的性質,實體的性質被「脈絡屬性」所定義,它是經由解讀和實體有關的事件所產生的。實體的脈絡屬性是變易的、無常的。

(a) 在數學上主張:數學和物理不可分開研究,研究數字時一定連著單位,承認應用數學是有意義的,但反對純數學,因為數學無論是幾何、算術、微積分的發展奠基在經驗上,數學的基礎應是函數論,而非集合論。

(b) 在物理上主張:研究物理的方向應是追尋對物體的事件性存在和脈絡屬性的了解來認識字宙現象。綜合歸納法是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它是奠基在經驗和觀察上,綜合歸納得到的普遍性質。利用這普遍性質,來定義集合,也就是說物體若滿足普遍性質,則屬於同一集合。若物體不滿足普遍性質,則不屬於這一集合。經由經驗和觀察,綜合歸納得到的普遍性質,可以函數f加以描述,

f:a1 → p,a2 → p2,a3 → p,....,an →  p;在相同邊界條件,物體 a1, a2, a3, ..., an,皆呈現相同的性質p,此函數的定義域可以被定義集合 A  函數 f 的定義域 { a1,a2,a3,....,an},所以集合A內的物體性質一定滿足普遍性質,否則就不能稱為集合 A 內的物體。

測量物理物體的三個基本量,速度、加速度和力;時間、長度、和質量是導出量。在古典物和在近代物理,皆建構三維時空座標系,來描述物體在三維空間的運動:空間仍然是相亙垂直 x 軸、y軸、z 軸,時間則用不同半徑的圓來表示,如此可以在一個立體圖內,使用三條線,表示物體在三個方向的運動。狹義相對論,對同一發生的事件,在火車運動座標系測得的時間較月台靜止座標系測得的時間為短;在這段時間火車行駛的距離,在火車運動座標系測得的距離較月台靜止座標系測得的距離為短;這些依照公式計算得到的縮短量,在三維時空座標系,皆可用線條長短,依照比例精確地標示出來。

(c)在語言上主張:語句是語言的基本單元,我們用語言表達的是思想,所以語句是思想的基本單元。當我們使用語句描述是實體所依的事件時,即已經強調事件是思想的基本單元,實體所擁有的性質只是解讀事件所產生的脈絡屬性,而非先天本性。

生命價值觀的分類:

(一) 先天性本體論的人生觀:

先天性本體論主張:「實體的存在」和「實體的性質」是有先天性的意義,因此認為人生的意義是擁有獨立存在的實體,和對實體先天本性的理解。對擁有獨立存在的實體愈多的人,他的成就在富有,對理解實體先天本性愈多的人,他的成就在智慧。

持有這種論點的人,很容易執著於物質的追求,除非擁有實體,否則永遠不會感到滿足。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執著於名譽的追求,認為自己和其他人擁有的都是先天本性,會非常執著於別人對自己先天本性的評價,所以這些認同先天本性的行者,其情緒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根本不可能把煩惱解除。「執著」是接受先天性的本體論行者之自然結果,不幸的是「執著」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事實上,個體的任何性質,皆是針對發生的事件去解讀,個體的性質是和事件的解讀是一致的,所以「個體的脈絡屬性」也是變易的,也是無常的,也是虛幻的。認同先天性本體論的行者,很容易誤認個體的脈絡屬性是先天本性,孰著虛幻的脈絡屬性,度過一生,是非常不值得的。

(二) 脈絡性本體論的人生觀:

脈絡性本體論主張:「實體的存在」和「實體的性質」是只有脈絡性的意義,任何實體是依事件的存在而存在,而沒獨立存在的實體。需藉解讀事件來描述實體的性質,所以是脈絡屬性。因此認為人生的意義,是認識自己在每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盡力地完成做好每一事件。深知追求獨立存在的實體和理解實體的先天本性,是沒任何意義。強調持有這種論點的人,他所看的是整體的事件而不是個體,一切順勢而為,積極盡力處理每一事件。他的情緒不會起伏不定,也就不會有煩惱。「無所執」是脈絡性的本體論之自然結果,「無所執」也正是煩惱解脫之道。

總結:認同先天性本體論的行者,因為深信人擁有先天本性,所以會「就人論事」,在「虛幻中」度過一生。認同脈絡性本體論的行者,因為深信人只擁有脈絡屬性,所以會「就事論人」,在「無所執中」度過一生。

 

2024年功德主方案 
點此入內 線上刷卡
(單位:美金)

  下載迴向報名專用表 

迴向報名表填完之後請傳送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燃燈paypal註冊的信箱是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敬請同門善信大德注意,以免無法收款!謝謝!

 

「隨喜贊助」、廣告刊登等,請參考下方。


點選「隨喜贊助」進入PayPal 線上信用卡贊助網頁,填寫數量即是您的贊助金額!

 

   

◆其他贊助方法:劃撥、匯票、支票及國外匯款

聯絡我們:

投稿專用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886-49-2312992 分機 362

傳真:886-49-2350140
迴向報名表傳送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贊助索閱一年24期紙本雜誌、變更郵寄地址、或 參加「功德主方案

請洽分機 367

 ◆刊登全彩廣告/賀詞/請佛住世詞,下載廣告確認單。

請洽分機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