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種好因是得好果的唯一正途。
"
"文/蓮曉上師
"

如是師姐:
家裡的人,不時互相埋怨,各種心理不平衡…
針對的雙方各有毛病,但是也改不了,勸也勸不動,有時候挺苦惱的。
譬如我姐,從心理學分析,不知是否因她平日心裡不時總有一些「無情、狠」的比重……
所以稱骨算命也說她親友無靠。她有時也會怪親人不幫她。我很多時候都不想糾纏這些事,覺得很沒意義,但站在中間無可奈何。
筆者留言:
在種因的時候,某一方面做得好,那一方面就得到那個福報;另外一方面做得不好的,那麼這一方面就沒有那種福分,形成缺陷。
所以有時候人會發現自己某一方面很好,甚至比別人好很多,但是某一方面就輸給別人,或者遠遠輸給別人。所以我們想盡可能「完美」人生啊(這都是不少眾生內心深處的想望):
就是要在各個方面都做的恰到好處,共贏共圓,盡量盡善盡美,那麼這個果報就會傾向於相對的所謂盡善盡美。
如果我們有一個方面在做的(行業)、想的(意業)、說的(口業)時候有很嚴重缺陷(負面、醜陋或傷害等)的話,那麼得到的時候,這一個方面就會有嚴重的缺陷。
這在佛學上就稱為酬業。
於是,忍受,接受一切躲不過的不好、不幸,就成為消業的重要一環。
這就是應份的了。時間會或短或長。誰叫我們當初在種因時,沒有善哉美哉地栽種呢?!
習慣性地巧計貪圖、不負責任、無信無義、妒忌、責罵、報復、沉迷於胡思亂想等等,很爽嗎?
這類事幹過多長時間了?也許很嚇人吧?!
所以有的人心身上,會出現一方面很有福分,一方面又很有缺陷,總是太多遺憾纏身,這就是在過往或者前世所下的種子之因而造成的。
不要往外去怪罪。能近己身,皆與己關。
由此,我們要更加認明,當下為人處世,要盡可能仁愛、善美、放下、周全,就像菩薩一樣。
菩薩除了具有大菩提心、大智慧的能力,衪同時在很多事情上,會力所能及地,做到恰當好處。
把握的很到位的因,都會回到衪身上為果。
所以我們看到的報身、化身、應身佛菩薩,無論衪的形態樣貌身態聲音、心地行為能力、超越的空性都很完美,這都是由衪本身所積累的圓滿種因所造就的。
為什麼要學菩薩,而不是學神仙,就是因為這樣才能最善美、最解脫、最圓滿。
如是師姐:
對的,分析得很直接…,每次都有這個感覺。這些問題往往是人的通病。
筆者留言:
「完美」的人生,大家都想要,但大家都難以做到完美的因。另外順帶提一個話題,在有大遺憾的時候,人會用什麼方法和應對呢?世俗嗎?
世俗就是抱怨忌恨,使些個小計謀或大陰謀,讓那個比自己厲害的人受到阻礙或傷害,然後自己可以突出:使用「急攻」,方才「近利」,似乎容易獲得想要的名位利益。
很多世俗人就是用這種手法來彌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以勤奮、素養、德行…假以時日來達成。
譬如有的人,自己只有六分,卻想透過以一些優勢,「賄賂」那個領導或有所謀求的人物,做出某種故弄玄虛或炒作等,以及或明或暗打壓別人的舉動。
從而想得到領導或有所謀求的人物給他八分、九分的讚賞與委任,或者某種高度關注,然後就把自己忌恨的人比下去。
心平心安,才是真修行。對自己的缺陷,能夠坦然接受,無有執念,繼續努力,才是最好的。
可惜,總是有一些人覺得自己在某方面有能力財力,迫不及待要上位或炫耀,那麼對自身的缺陷,不是用合理的方法,透過自己的懺悔、更努力的修行去改變,而是用阻人、損人的方法。
這又種下了新的惡因。
對別人妒忌、貶損、阻撓是沒有用的,一點好處都沒有(有時須看長遠些才見)。
反而會讓自己更加的虧欠,更加的不完美,更加地損傷自己的德行,更加地會在自己已有的那個缺陷裡面,再挖一個坑。
真行者應該反其道而行,讚美支持能者,推薦比自己優勝的人。這樣,修行的質量品位就高了,顯示出行者的大心量(這就是信受奉行,落實佛法,而非僅是口言漂亮佛法)。
大心量才有大福德,空性才能證佛果。
行者如果正見持行,耐心恆進,不愁不會成為更優勝,不愁不會超越一切。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如凡夫俗子的那些慣常習性,使用妒忌、阻人、損人等爛招。
如是師姐:
您說中了很多人的習性與做事手法。
(附言:至於由念經、修法去解決的方面,師姐已經懂得,所以這裡就沒再談及。)

近日,詞曲並作一首如下:
被您喚醒
您的目光微笑 如日照進夢裡
被您說法啟悟 被您號角喚醒
花木紛紛搖舞 流影不斷皈依
您的鼓聲畫意 領我回歸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