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0302 彩虹雷藏寺綠度母護摩法會開示●開示∕【楞嚴經】●文字∕燃燈雜誌整理●圖片∕彩虹雷藏寺提供●地點∕彩虹雷藏寺

 

我們敬禮傳承祖師,敬禮了鳴和尚,敬禮薩迦證空上師,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我們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天護摩的主尊「多羅菩薩 綠度母」、二十一度母。

師母,丹增嘉措,吐登悉地,吐登卡瑪,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以及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午安!大家好!(華語)你好!大家好!(粵語)Xin chào、Cảm ơn(越南語:你好、謝謝),愛してる(日語:我愛你),사랑해(韓語:我愛你),Hola! Amigo! Te quiero mucho!(西班牙語:朋友你好!我愛你!)すごい、いちばん、気持ちいい(日語:厲害、第一、心情好),啾咪!Yappy!Bling bling!こんにちは(日語:你好)。

現在通知大家,下個禮拜天三月九號下午三點PM是「蓮花童子護摩法會」。綠度母的祈請文:「我與有情眾。至誠做祈請。聖尊綠度母。拔除壽障難。財福及智慧。所求皆如願。」

綠度母有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祂發願永遠要以女身度眾,就是用女身的形相來度眾生。

第二個願望,祂護持觀世音菩薩,對於眾生的苦難,祂都加以護持跟加持,祂可以降伏魔難。

第三個願望,祂願意分擔觀世音菩薩度眾生的痛苦。

 

我們繼續講【楞嚴經】。我們接著講,昨天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講到這裡,那麼再繼續講:「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

「佛子住持」,這個佛子,釋迦牟尼佛就是佛。「子」是什麼?真佛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心子。釋迦牟尼佛將佛法的擔子交給你,你承擔了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真佛子,承擔了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佛子住持。我們常常在談,蓮晴上師是〈彩虹雷藏寺〉的住持,蓮吟上師是〈西雅圖雷藏寺〉的住持,蓮慈上師是〈華光雷藏寺〉的住持。「住持」兩個字要解釋,這個雷藏寺的負責人就是住持,不是這個意思。

「持」,我們先講持,你持著佛法就是持,你有佛法就是持,你傳佛法就是持。什麼叫做「住」?你能夠讓佛法永遠在世上,住在世上、娑婆世界,你能夠讓佛法住在娑婆世界,這個就是「住」。所以這裡的住持並不是哪一個廟的住持,大家以為,喔!住持,那就是蓮吟上師、蓮晴上師、蓮慈上師,很多的上師,他們都是廟的住持。

不是,是你有佛法就是持,你每天修法就是持,你能夠傳播佛法就是持。住呢?因為你能夠讓佛法永住在娑婆世界,就是住。這裡的住持是說,你能夠擔起了佛法,傳播佛法,受持佛法,讓佛法能夠永住世間,這個就是住持,是有差別的。不是哪一個寺廟的住持。住持就是說,讓佛法能夠在你身上,也能夠在娑婆世界永住,就是住持。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你這個佛法,不是一般的普通的法,「善超諸有」,超越一切的有。諸有是什麼?不是豬油(台語),諸有,這個有,超越了欲界、欲望,所有欲界諸天都是有欲望的。欲界天是很快樂,欲界有六天,欲界天,你到了天堂,你享受了欲望,你自己的欲望能夠滿足,像我們人間,你要滿足欲望,是滿難的。

人間有很多的困難,第一個最難的是登天難,如何登天?像太空梭一樣,要到太空去滿難的,要上月球、上火星都是很困難的事情,這裡指的不是這個。人間最困難的就是修行最困難,你能夠到佛國淨土,能夠成就了四聖界,超出欲望。在欲界天還是有色身,包括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都是在「欲界天」,都在欲界,都有欲望。你要超出諸有,就是超出欲望。

以前目犍連到了天上,看到耆婆,當初耆婆是在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做醫生,救了很多的人,祂到了天上。目犍連看到耆婆,就招呼祂,耆婆說:「我忙得很啊!」「你忙什麼?」耆婆說:「我要去參加party。」祂要去參加派對,祂要去玩耶,祂在欲界天,祂要去玩,祂到了天國以後,天天享福,天天享樂,欲望能夠滿足,但還是有因緣果報。

所以它這裡寫著:「善超諸有。」超過欲界天。那個色界天,你還是欣賞你的光彩,它雖然沒有形體,但是它光明亮麗啊,非常美的境界,光明亮麗。

一樣的,你在色界天裡面,你念頭一轉,想到哪裡你就到哪裡,而且一切都是非常的舒適、光明、燦爛,但還是有因果。

色界一共有四禪,四禪天都在那裡,其中有一個「五不還天」,五不還天就是不會到娑婆世界來了,一共有五個天,是不會再回來娑婆世界,但是仍然有因果存在。色界天,這個又要超過欲界天——有欲望的天,然後,再超過是色界天。

你說欲望,剛剛講修行難,就是登天難。再來講,什麼難?賺錢難啊。賺錢很困難,去上班了,害怕被人家辭職,You were fired,你被辭掉了。像現在川普總統常常講:「You were fired.」,沒做錯什麼,You were fired,他講一句話,你就fired,你就沒有了,有沒有理由?沒有,你就被老闆fired。fired怎麼了?沒錢啊,趕快找事情做,趕快再找另外的事情,找到事情,錢又不多,又做得很辛苦,動不動又要fired,賺錢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找到一個固定的,能夠賺錢的,而且賺很多的,你能夠買車、買房子,真的蠻困難,賺錢難。

另外還有什麼難?在欲望來講,人事難,什麼人事難?總之,很多的。你能夠很圓融,大家都相處得很好,人家對你都很尊敬,你一切都很圓融,這種人很少啊!都會有好朋友,一大堆的,好的、壞的,什麼東西都摻在一起,你單單要處理人事,頭就已經痛了。

人事,以家庭來說,夫妻相處就是人事,兄弟相處也是人事,輩份相處也是人事,到了職場也是人事,在職業場所都是人事,在社會就是人事,在族群也是人事,在整個國家,在整個民族都是人事啊!你看那個家庭不和的,不是家庭不合而已,種族跟種族也不合,不只是種族不合,國家跟國家也不合,整個世界就亂糟糟,這個就是屬於人事嘛。

在這世界上,娑婆世界真的是很難、很難,而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欲望,欲望能夠圓滿,只有到天上。但是天上還是有因果,你到了色界天,色界天一樣有色界天的因果。在欲界天,欲界天一樣,你雖然是享福,但是還是有因果。到了「無色界天」,應該什麼都沒有了,都無邊,識無邊、空無邊、想無邊。非想非非想處天,最高的天,還是有一點想,那還是有因果。

這裡的善超諸有,你已經超越了欲界,又超越了色界,又超越了無色界,一直到了最高的「四聖界」,就是「佛子住持,善超諸有」,這意思就是在這裡,超越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叫「三有」。這「有」有很多種,我們仔細分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三有,超越了這個。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你用佛法來莊嚴這個國家,這個國能夠莊嚴起來,莊嚴佛國。能於國土,成就威儀,這個威儀,我們講的包涵很多,威儀是包含很多,變成非常有次序的,這個國非常有次序。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真的佛子在住持的時候,「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你在娑婆世界說佛法,非常的微妙,按照釋迦牟尼佛本身所說的、咐囑的、了義的去講解佛法。

「嚴淨毗尼」,毗尼二字的意思,就是「戒律」,毗尼就是戒律。莊嚴,你有戒律,你才能夠莊嚴,你才能夠清淨。莊嚴跟清淨,就是因為你守戒律,才能夠莊嚴跟清淨。「弘範三界」,你是三界的模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模範。

再來是「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這些真佛的佛子住持,釋迦牟尼佛真正心中的佛子,祂也能夠有法身、應化身。由佛法所化出來的身,是應身,佛法所化出來的身,應身無量。祂能夠度脫眾生,能夠去救度眾生。

你如果修行真的是有證量了,你一個可以變十個,十個可以變一百個,一百個就變成一千個,一千個變成一萬個,一萬可以變成十萬,十萬可以變成萬萬。應身,到處去救度眾生,不是你一個人在弘法,你一個人弘法有限。

師尊在〈台灣雷藏寺〉,每個禮拜六在弘法的時候,都有萬人參加。在美國如果法會,就有2000多人參加。平時呢,應該講是常隨,常隨就幾百人參加。但是應身無量,哪一個國家都有師尊的應身,那就不得了了,算起來就多了。我昨天不是談到安徽嗎?今天在ZOOM上面又看到,安徽第一個出來的就是勘勘,安徽的勘勘,看到他在比,我就跟著他比520。

看到安徽的勘勘,我應該有一個法身在安徽,有一個法身在成都,有很多的法身在台灣,有很多的在新加坡,很多法身的,整個歐洲都有。不是我一個人而已,這就是應身無量。新加坡的愷莉,我有沒有法身在妳身上?點頭,點頭就可以,不用再講話了。還有誰看到法身的?蓮慈上師呢?讓她講。

(蓮慈上師:頂禮師尊,各位,大家好。我感應到師尊的法身,是很早以前就有了。最早的時候是剛出家沒有多久,那個時候就有謠言,對我本身有一種攻擊。當時我覺得很悲哀,在自己的房間裡頭,就很懊喪,怎麼會這個樣子?怎會被攻擊?那個時候,忽然,大白天,師尊的法身就顯現出來,跟一個房間一樣大,祂很著急的來安慰我,祂指著我說「住於虛空」。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師尊法身叫我住於虛空。但是我也理解,雖然我還很新,我理解這個意思,那個時候就心開意解。所以從那時候起,師尊就已經在加持我,有困難的時候祂會出來點撥的。

最近,疫情四年了,就沒有過來這邊,但是也自己在一直修。後來從疫情之後,我發覺自己本身接觸到師佛以後,再一次的接觸,那個進步很大,跟我以前都不一樣。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跟師佛的心越來越接近,常常感應到師佛的法身來。

這一次我去東南亞弘法,我真正的感覺師佛,是一直在的,一直在我的身邊。同時,即使我上了飛機,我不喜歡坐飛機的,而且覺得好辛苦,師佛都出現在旁邊,然後祂叫一個護法來幫助我,解決我身體上的不舒服,就能夠很平安的到達台灣。

所以我就知道說,因為我求師尊加持,我這一次年紀這麼大才出去,我怕身體不行。因為很久沒有出去了,一直求師尊,師尊都答應我:「沒事,沒問題!」所以在飛機上就馬上感應到師佛的法身在幫助我,非常的感恩。

然後去到東南亞,每一個道場,大家都非常的歡迎我,雖然已經那麼久沒有見到,我都覺得應該沒有人認識我了,但是出乎意料的,大家都非常的法喜,看到我都很親切,好像一直都是認識我的樣子。我相信那就是師佛的法身的加持,產生的一種無形的魅力,能夠攝召眾生。然後在每一個道場,都非常的好,很多同門都非常的感動,那個力量都是師佛法身的加持。

所以呢,也有人看到師佛,我自己本身,在每一個道場,我都看到師佛出來的,都非常的高興,只要我們一修法,一修〈真佛密法〉,師佛就笑哈哈的,就出現,跟我們一直在一起的。

所以呢,這個是給我很大的震撼,也給我很大的這個勇氣,讓我可以走完,做了十幾壇的佛事,做了很多的問事,都非常的靈驗,大家都是希望我再回去。我不知道一個老人會這麼有用,都是師佛加持的魅力,法身造成的力量,所以我將來一定會幫師佛繼續弘法,去住持,然後承擔這個弘法的責任,如果我有力氣的話。謝謝師佛。)

我有一個法身也在挪威,大家知道吧?那個挪威的法師,他叫蓮屹法師,挪威的蓮屹法師,一個法身在他那邊。當然啦,很多人都有感應到,我只是舉少數而已,所以是「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幫助眾生能夠得到解脫。

「拔濟未來 越諸塵累」,就是說,把所有的眾生帶到更好的境界去。拔濟未來,越諸塵累,超越過娑婆世界所有一切的煩惱,「塵累」也是等於是煩惱。超諸塵累,娑婆世界就等於紅塵,「累」,我們在紅塵裡面,每個人都很辛苦,很苦,但是祂超越了它。

這個真佛子是誰啊?佛子住持,這些人是誰啊?「其名曰」,祂的名字是什麼。「大智舍利弗」,舍利弗就是智慧第一,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首座是舍利弗,祂是智慧第一,在小乘是智慧第一,大乘是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小乘裡面,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祂講這個弟子的名字,就是在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當中,這個「佛子住持」呢,祂的名字叫做「大智舍利弗」,很大的智慧的舍利弗,祂是智慧第一的弟子。

一個是「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摩訶就是大,大目犍連,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祂有很大的神通。

再來「摩訶拘絺羅」,摩訶拘絺羅是誰呀?就是辯才第一,祂很會辯論,祂是大智舍利弗的舅舅,阿舅(閩南語),摩訶拘絺羅,這個是舍利弗的舅舅。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個名字很長,就叫「富樓那」。富樓那就是說法第一,祂是說法第一的大弟子,說法第一。

拘絺羅,舍利佛的舅舅,是辯才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另外還有「須菩提」,就是【金剛經】裡面所提到的須菩提,祂是解空義第一,祂對於空的了解最深,所以是解空義第一。

還有「優波尼沙陀等」,優波尼沙陀是誰啊?祂是由這個塵土,看到塵土,領悟到塵土也是空,然後得到證悟的優波尼沙陀,祂是得到證悟的。

須菩提是解空義第一…這裡有幾件事情,舍利弗,【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跟舍利弗講【阿彌陀經】的,講【阿彌陀佛經】是跟舍利弗講,是不是?所以【阿彌陀經】,舍利弗是主角。

那這裡有關係的,像富樓那,說法第一。我們常常看到有一張圖片,富樓那祂還是一個畫家,會畫畫的,祂畫了釋迦牟尼佛的像,所以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像留下來,是富樓那畫的。須菩提是【金剛經】的主角。

「而為上首」,這些人都是為上首,上首可以說是大比丘,也就是說,一般在佛來講,你出家十年以上、廿年以上,出家十年到廿年,都算是上首,初學就不在這上首裡面了,剛剛開始在學佛法,不在上首裡面。「上首」的意思就是說,你出家的歷史已經很久,十年以上、廿年,都是屬於上首。好像那個「上座部」,上座部也必須要出家,你是上座部的比丘,那也一定要差不多廿年。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在這個聚會當中,佛在祇桓精舍說法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有無量的辟支無學。必需要跟大家講一下「辟支無學」,什麼叫做「辟支」呢?我們知道有一個名詞叫「辟支佛」,為什麼叫做辟支佛?沒有師父,但是祂已經領悟了,在沒有佛的時代,祂自己領悟出來的,這個就是「辟支佛」。「辟支」就是說,祂由什麼去領悟,好像祂在走路,突然之間,看到一片樹葉從虛空中飄下來,欸!祂開悟了!看到一片樹葉,從樹上掉下來,祂就開悟;看到一朵花,從樹上掉下來,那叫飛花,看到一朵飛花這樣掉下來,喔!我開悟了!(笑)他開悟。

沒有師父教,但是祂突然之間,像那個虛雲老和尚,他大概喝牛奶吧?喝奶的時候,一不小心,這個碗「噗隆」,掉到地上…喝熱茶?你怎麼知道?你當時在那裡看到哦?(笑)說不定是牛奶了!虛雲老和尚在喝的時候,那個碗「噗隆」突然掉到地上,他一看,喔!開悟了!(笑)就是這樣子欸!他沒有師父,他只是突然之間走路、走路,哇!被一個東西絆到腳了,摔了一跤,哇…跌了一身,起來說:「我開悟了!」(笑)這個就是「辟支」。

突然領悟了空性,突然間他領悟了空性,他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一個東西實在的,他就不能用了,不實在了。葉子飄下來,它不可能再回到在樹上,它不能活了,是空啊!飛花,那個花飛過來,掉在地上,他就開悟了,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個花不可能再飛回去了,而且這個花很快就枯萎了,很快就消失,變成塵土。

他領悟了「空」了,因為碗跌下去,碎了,不能再用了,不能再裝,剛剛講熱茶,我講牛奶(笑),唉…不管是牛奶還是熱茶,總之那個碗就已經沒用了,虛雲老和尚就寫了一個偈,他就開悟了。這個悟境吶,你永遠保持著這個悟境的話,你就是空解脫,你空相解脫,可以這樣子講,祂就是辟支佛。

既然什麼都是空,你還學習什麼?就叫做「無學」。一個是有學,一個叫無學。什麼叫「有學」?你剛剛開始學佛法,你一定要借用佛法,到達了開悟的境界,到達了開悟的境界以後,佛法就不用了,就是「無學」!你真正領悟了佛的道理以後,你不用學習什麼,不用學,不用再學佛法。因為你已經到了那個解脫的境界了,你已經解脫了,那個解脫的方法你不需要用了。

現在我在講的,就是叫人家解脫的方法,當有一天你解脫了,這個解脫的方法也不用用了。【金剛經】裡面就講,就像我們坐船,到了西方淨土,你還要這一條船回到娑婆世界嗎?不用了,你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不用再回到娑婆世界了,那麼你坐的船還需要嗎?就不需要了。

【金剛經】裡面有寫到「如筏喻者」,如同你坐這一條船,到了一個境界以後,你不再需要這一條船,你已經到了彼岸。這是一個比喻,所以叫做「無學」。

「辟支無學」,就是有這樣子的,也來參加釋迦牟尼佛的這個盛會,這一種人叫做「辟支佛」。辟支佛屬於「緣覺」,好像領悟了「十二因緣法」,從出生,一直到老死,有十二種因緣,叫「十二因緣法」。你領悟了十二因緣法,你知道,你得到了證悟的解脫,這一種方法叫做辟支佛,這個成佛叫做辟支佛,沒有師父教你,你自己領悟了,無佛時代,你自己領悟了,就叫做辟支佛。「無學」,他不需要再學習什麼;我們現在都是有學,學習密法,這就是「有學」。

「并其初心」,還有什麼人來?剛剛開始學習佛法的,叫做「初心」。初心就是「初發心菩薩」,我現在開始要學習佛法了,你這個菩薩叫什麼名字?初發心菩薩。祂們也來了,也來參加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很大的這個盛會。

「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這字是讀做自,自恣。屬諸比丘休夏自恣,是嗎?OK,就是有邊讀邊,沒邊讀上邊(笑)。「屬諸比丘休夏自恣」,那個是什麼時候?就是那一時當中啊,那是因為結夏安居結束。釋迦牟尼佛的結夏安居,就是說,在夏天有幾個月,你們大家一起閉關,不出去化緣,那就大家閉關裡面,自己在修行,差不多有幾個月的時間。

夏季,因為出去的話,赤著腳會踩到泥土,然後會把那些蟲,夏天的蟲出來,你會踩到蟲,就等於殺生嘛!所以乾脆叫大家聚集在一起,然後一起閉關,一起修法,一起修行,一起禪定,這個叫做「結夏安居」,在那一段時間裡面是不出門的,這是結夏安居。屬諸比丘休夏,什麼叫「休夏」呢?結夏安居結束了。

「自恣」是什麼意思啊?這是釋迦牟尼佛獨有的,自恣,你要講出來,你在這幾個月當中的心得,修行的心得,每一個人都要講,然後你的念頭有什麼錯誤,你都要講出來,在大眾面前,自己講自己本身的過失在哪裡,自己,自恣的意思,你自己站起來講你的心得,站起來講你自己的過失,站起來自己講自己有不守戒的地方,你自己本身犯了錯,都是在那個時候講。

那等於是一個很大的法會,在上座部面前、在釋迦牟尼佛面前、在上首弟子面前,你要講出你自己本身不對的地方,你的心得是什麼,你統統都要講出來,「自恣」的意思就是這個樣子。你有什麼心得、你有什麼要報告的,這個時候你要講出來,而且你自己本身做錯了什麼事,統統都要講出來,不隱瞞。

這一招很好啊!但是大家心裡的話都不會講(笑)。你心裡念頭想什麼,每個人有個人的隱私啊,個人的秘密啊,但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就是說,你沒有什麼秘密,你有什麼念頭,你就講出來,這是一場這樣子的法會。你自己本身的秘密,你都要講出來給大家知道,你念頭在想什麼,有不對的地方,你也要講出來,犯戒的地方,你也講出來。

而且上座部,首座弟子,釋迦牟尼佛也會指出你本身的缺點在哪裡,不然你就自己講,叫「自恣」,自己講出來,自己要怎麼樣子改、你的心得是什麼,統統都要講,釋迦牟尼佛講的就是「休夏自恣」的法會。

還有「十方菩薩咨決心疑」,各個地方,十方的菩薩,統統都來,祂們有疑問要請教釋迦牟尼佛的,全部在那個時候,全部統統集合在一起。「十方菩薩咨決心疑」,祂們在修法當中,有什麼疑問的,都要來請教釋迦牟尼佛。

「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全部來恭敬釋迦牟尼佛,來頂禮、供養釋迦牟尼佛,來祈求最深奧、最了義的所有一切的佛法的問題,這等於是一個很大的法會。

欸,這個問題(你問我答)還沒有答…這樣講可以嗎?讓大家知道嘛,像「自恣」看不懂,大家不知道什麼叫做「自恣」,就是把你自己的過錯統統都講出來,自己的心得也講出來,自己犯的戒統統都講出來,這樣子…對呀,那是「自恣」,「自恣」的意思就是這樣。

 

現在「你問我答」。

Q問題一:新加坡的釋蓮又上師問的。師尊佛安!感恩師佛傳下殊勝法門,讓弟子們有法可修,改變命運。師尊傳「虎頭金剛法」,護法一手持令旗,一手持聚寶瓶的葫蘆,請問葫蘆有什麼作用?如何觀想?

回答一:他問我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笑)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有什麼作用?如何觀想?我看每個人都不一樣吧!葫蘆裡面所裝的,就是每一個人所需要的,你如果能夠修法的話,一手持令旗,護法一手持令旗,「虎頭金剛法」裡面,一手持令旗,這個令旗就是命令,一種敕令,一手持聚寶瓶的葫蘆,聚寶瓶的葫蘆,你需要什麼東西就在裡面。如何觀想?打開那個葫蘆口就可以了,觀想打開葫蘆口,你需要什麼,什麼東西出來,就是這樣子觀想。(蓮慈上師提問)…妳說虎頭金剛掛了一個錦囊?那個是雕刻的人雕上去的吧?(笑)…那當然好啊!葫蘆裡面賣的是錦囊(笑)。

 

講幾個笑話吧!醫生講:「你有幾個孩子啦?」男的講:「我沒有孩子。」醫生問:「那你結過婚了嗎?」男的講:「我沒有結過婚,連女人的手我都沒有碰過。」醫生就講:「那你是一個老光棍,來這裡做什麼結紮手術?我們這裡最少都是有一個孩子的,已經結過婚了,才來做這個結紮手術的。」男的講:「醫生啊!我們村裡所有的男人都做了結紮手術,只有我一個人還沒有做。」醫生說:「那跟你有什麼關係啊?」這個男的講:「醫生啊,要是我不做這個手術,萬一村子裡面有人懷孕了,我可不要背這個黑鍋啊!」有這個問題嗎?應該整個村的男人都結紮了,哪有…。

兩個朋友聚在一起談話,甲問:「請問你兒子娶媳婦,該給多少彩禮?」乙回答:「一百萬吧!再加一輛車,一個房子,如果有能力,也給老丈人一輛車,畢竟把女兒養了這麼大,也不容易啊!」甲問:「那你兒子今年多大了?」乙回答:「我啊?我只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笑)。

老公問:「妳昨天晚上去哪裡了?」老婆講:「我手癢,出去了。」老公:「妳是跟誰玩呢?」老婆講:「跟我的閨蜜。」老公問:「輸了還是贏?」老婆講:「輸了。」老公說:「輸了多少錢?」老婆說:「你放心啦!我昨晚出去沒帶錢,我把你輸給我的閨蜜三天。」老公講:「妳呀!一點都不顧家。」這個老公就要出門了,老婆就問:「老公你要去哪裡啊?」老公講:「去替妳還債啊!」(笑)笑死。

有一天,老師問:「冰如果融化了是什麼?」所有的同學都回答:「冰如果融化了就是水。」小明站起來,他講了一句話:「冰融化了就是春天。」老師給小明0分。這個答案是這樣子:「從此這個班裡面,多了一個聽話的好學生,但是卻失去了一個可能未來的好詩人。」冰融化了是春天、冰融化了是水,這是一個哲學的笑話。

作文是「眼睛」,他這樣子寫:「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山川,裝得下湖海,裝得下整個宇宙;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感動,就連一顆晶瑩的淚珠也裝不下。」這是詩人,唉…我以前也常常寫詩啊!

兩個女人在交談,甲講:「我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夫妻吵架,無論如何,睡覺以前都要和好。」乙:「哇!這個規則太好了,妳做到了嗎?」甲就講說:「我做到了!記得有一次,我們兩個一個禮拜都沒有睡覺。」(笑)

好啦!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