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文/蓮花慧君上師─【小芥子讀書坊】
二○○七年二月新春期間,筆者應邀至馬來西亞弘法,在大馬密總悉心的安排下,至西馬的十處道場主持法會及開示。每一站講解佛法的主題,以師尊第一九一冊文集《諸天的階梯》為主。
由於師母蓮香上師在昔日曾指導筆者,在外弘法時,應多宣講師尊文集,筆者依教奉行,竟發現原來本宗弟子,最喜歡聽師尊文集的開示,人人對聖尊的開悟境界,仰慕而學習,喝采連連!
弘法人員常宣講師尊文集開示,熾盛的真佛加持力,反而更是無法言喻的殊勝!真佛弟子重視師尊文集,更進一步去宣揚,才能稍稍體現「重法」的精神。
有人也許會想:天上的神仙,現在到底在做什麼?睡覺?仙遊?享用仙餐?是如何的逍遙快活?
在《諸天的階梯》一書中,師尊以無比的禪定證量,輕鬆地經歷三界廿八天,而寫下每一天的奧秘,闡微當中至理。
大燈文化,在編排此書時,甚至將此廿八天的特性,編成一系列的圖表,於此書的第十至十一頁,十分方便實修精進的行者,一目瞭然!
筆者讀此書有些感想:「欲界天」是「善心」的變化世界;「色界天」是「心氣不二」的提昇,「定」與「捨」的延伸;「無色界天」是「識」的極度開發,境界不可言喻!
因此,行者若只修法而不修心,但仍心懷嫉瞋不平,無法心善柔和,到頭來,恐怕連「欲界天」的大門都無法踏入。
行者若只專注修慈善濟人,行功立德,卻不注重實修,連初步的禪定亦無法做到,又如何登上「色界天」?
所以,守戒行善加上實修「真佛密法」,是「登天」的基礎。
筆者曾請示聖尊,為何此書中的真佛弟子,無法回到摩訶雙蓮池?
師尊慈示:「他們可以自由往返、來來去去。」
亦即就在「一念之間」。
在此書中第五十二頁標題〈六欲天宮不可久居〉中,祂寫道:「一般人行十善業,一入六欲天宮,極盡享樂之故,就完全忘了『修行』。」
因此,行者若無法超越世間的欲樂,又如何越過六欲天的歡娛?
在〈幡旗城主〉一文中,陶師兄本來已是「本尊法」相應,可是因為對美妾的眷戀,反而無法提昇至「色界天」,卻僅居在「欲界天」。
所以,精進的真佛行者們,如何繼續保持精進地剋期取證之外,還要學習對自己所愛所欲,進一步超越觀空。
有時,想想,大日如來如何從自心中,走出「金剛歌、舞、嬉戲、華鬘」四大天女,若行者問她們是誰,答著:「大日如來!」想想,那是何等的畫面?如來即天女,天女即如來。
在〈自知眾生皆『吽』字〉一文中,師尊寫道:「眾生都可以成佛,因為眾生皆佛所化。」想想,我們那顆習慣「分別」的心,何時才能歇息?
師尊於此書中,雖提到「六欲天宮不可久居」,然而,卻是發心菩薩的渡眾之處。據【華嚴經】第卅四卷〈十地品〉中,提到:「初地歡喜地菩薩,多作閰浮提王」、「二地離垢地菩薩,多作轉輪聖王」、「三地發光地菩薩多作三十三天王」、「四地燄慧地菩薩多作須夜摩天王」、「五地難勝地菩薩多作兜率陀天王」、「六地現前地菩薩多作善化天王」、「七地遠行地菩薩多作自在天王」、「八地不動地菩薩多作大梵天王」、「九地善慧地菩薩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十地法雲地菩隡多作摩醯首羅天王」。菩薩慈化,遍及「欲界」、「色界」諸天。
因此,筆者在此也預祝眾精進的真佛行者們,早日證悟,欲超三界,成就登地菩薩,廣渡人天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