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文/蓮花樂智上師

如果此生你想要了脫生死,那麼你要修「上師相應法」;如果你不想要輪迴六道,那麼你要修「上師相應法」;如果你想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那麼你更要實修「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就是行者與根本上師的本性合而為一,這是所有瑜伽修行的基礎。「上師相應法」有分「外密、內密、秘密及最秘密的修行方法。」一般外密的修行方法,就是觀想根本上師住頂,然後以最虔誠的心,向根本上師祈請。請求光明注照,業障消除,破除無明。那麼內密的修行方法,就是透過「上師相應法」,而領悟到行者的身語意與根本上師的智慧身語意無二無別。這內在的修行方法就是持明相應,行者時時憶念根本上師。
「上師相應法」的秘密修行方法,就是以根本上師報身「蓮花童子」為殊勝受用身來觀想,而蓮花童子與阿彌陀佛實為一體,就是觀想根本上師即蓮花童子,蓮花童子即為阿彌陀佛。也就是觀想根本上師為阿彌陀佛的形象來修行,這種修行方法叫做「上師報身解脫法」。
上師相應最秘密的修行方法,是直指我們覺性最自然的境界法。行者觀想根本上師蓮生活佛大圓滿覺尊者,在尊者的心中是原始佛「阿達爾瑪」。這是屬於「法界體性」,從究竟面來看,根本上師與我們自己的心本性無二無別,而我們自己的心本性就是佛的境,也就是佛境精髓—「如來藏」。
行者藉由「上師相應法」來體現「始覺」,也就是原本就有的覺性,透過外在的根本上師,也就是根本上師及他心要的指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內在的根本上師,或究竟的根本上師,也就是覺性本身,這種了悟的真正基礎,就是來自於「上師相應法」。從技術面看,「上師相應法」是屬於前行法的一部份,但上師相應卻又是其他所有修行的核心,如果你認為它只不過是一種前行而不重要,那你就犯了非常大的錯誤。反過來說,我們需要瞭解,此生如果能夠持續的實修「上師相應法」,那麼我們就能夠很容易的得到根本上師的加持力。
修「上師相應法」就是讓我們培養甚深的虔誠心,可以讓我們看到根本上師與佛陀本身沒有任何差別。如果你將根本上師視為一般眾生,那你也只能得到一般眾生加持。如果你將根本上師視為阿羅漢、或者獨覺佛、或者聲聞,那你也只能得到相對等的加持。如果你將根本上師視為菩薩,那你也只能得到菩薩的加持。但,如果你能夠將根本上師視為佛,那你將能夠得到佛的加持。如果我們能夠將根本上師視為比所有佛更為尊貴,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所有佛及傳承的大加持。
十方法界所有的佛,都需要依賴心靈導師,才能夠達到真正的開悟。我們必須尋找到完全覺醒開悟的上師,以全然的信心跟隨著他。佛曾經說過:「光靠信心就能夠證悟究竟本性。」但對於沒有信心的人,即使他能夠將法教倒背如流,也是沒有用的,尤其對金剛乘的修行者更是如此。
聖尊,以人的形體顯現,從外表看似一般眾生,但是祂的心安住於智慧之中不動搖,如果我們能了知祂甚深的心意,我們就會發現祂已淨除了所有的過患,已領悟了一切所能領悟的真理,祂在各方面及功德上都與佛是平等的。
聖尊,祂是如意樹,賜給我們究竟的大樂;祂是寶藏,藏著甚深的指示;祂是如意寶,賜給我們所有證悟的功德;祂是父親也是母親,平等的賜給所有眾生一切的愛。祂溫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融化我們內在的垢染,讓我們內在的佛性能綻放光明。行者能不能達到證悟,完全要看我們是否有完全的對根本上師忠誠的虔誠心。
有一故事:在金剛持和帝洛巴的師徒關係中,帝洛巴不曾開口請求金剛持給他什麼,而金剛持也未曾給予帝洛巴任何一字的開示,但是帝洛巴卻得到了解脫,這完全是因為帝洛巴對金剛持的虔誠心是如此的強大。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只要弟子具足信心與虔誠,根本上師的慈悲與智慧之鉤,便可以很快速的把他拉向解脫之道。
當行者虔誠的心‧如太陽般照耀在
根本上師的身上‧傳承法流如甘露
滋潤了我們身心‧心中培養虔誠心
憶念上師一秒鐘‧遠勝對十萬本尊
甚深禪定百萬劫‧其功德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