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上師文選

常有同門問起有關師尊近來所寫的禪書,因為不是「神變故事」,所以,的確令人摸不著頭緒。
大家都在問每一篇的答案,應該是什麼?
可是,我想說的是—從每一篇公案中,自己如何昭昭明明?如何作主?
公案的對答中,早已超越答案,只是很直指的點出此我、此心!
我只能說,有很多公案,要我們的心很明白地去「對印」、「映照」。
從前,我覺得古代的禪師,為何要如此拐彎抹角,有話卻不直說!然而,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是他們的大慈大悲,有時不說破才更顯得震撼。
在《風來波浪起》的〈唯悟者能答〉文中,有僧人自讚地說:「雖如此,是人中獅子!」
而了然禪師問:「既然是獅子,為什麼被文殊菩薩騎?」
僧人啞口。
如果是我,我會說:且作「獅子吼」!
縱使「文殊」與「獅子」是一不是二。「獅子」自是護持佛法一吼便是,管是誰騎!?
人總要分別「主」與「客」,但只這一吼,未識「主」與「賓」,大道本同源!
我常告訴同門,勿太過崇拜弘法人員,包括我自己在內,並不是只有弘法人員才修得好,其實同門也會有很好的成就。大家的法名都有「蓮」字或「蓮花」字。如此一來,誰較高尚?誰較卑下?
這些都是一番「大同思想」!………
在此書的〈識神無也〉的篇章中,提到:
道吾和尚,有時執木劍作舞。
僧人問:『手中劍何處得來?』
道吾和尚把木劍擲於地。僧人拾劍,又執道吾和尚手中。
道吾和尚反問:「什麼處得來?」
文中問起:「手中劍什麼處來?」
有些人也許會回答:「空」。
因為文中寫著:「識神不識神,神從空裡來,卻向空裡去。」
然而,道吾和尚倒不說破,只是「把木劍擲於地。」此更為貼切直指。
在一切未開始之前,那是什麼?
常有人受欺凌、煩惱時,心中紛亂,忿恨難消。此時,不妨想想,此等之緣未起之時,又是什麼?
說「空」也好,「無事」也好,就按照自己所體會的去實踐吧!
問:「執劍是什麼意?」
是「用心」還是「不用心」?
哈!非「用心」亦非「不用心」。
問:「舞劍是什麼意?」
既是不著二邊,但作「本分事」!
但以此淺見,與諸位分享。
盼大家一起來參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