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創作

文/蓮花皓汶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難得有這麼個機會,〈威德佛學院〉帶領我們這些學員去參加〈南華大學〉的「生死學研討會」,彷彿回到唸書時期的戶外教學,所以對這次行程滿懷期待。
我們從草屯上高速公路到嘉義,再由鄉間小路至〈南華大學〉。轉入鄉間小路後,眼前景致渾然不同,只見一片片的果田及三三兩兩佇立在田間的三合院,濃厚的土壤氣息,藏蘊著傳統古早味,彷彿進入另一時空。這樣的景象,讓筆者體會到以前人過著「勤儉」、「樸實」的農村生活,不就是「知足常樂」的體現嗎!反觀現代或居住在都市中的人們,生活富庶,卻是越來越利欲薰心,越來越難以滿足。
當我們進入〈南華大學〉,人行道兩旁聳立著筆挺的桉樹林及多種植栽,植物所散發出來的芬多精及校園濃厚的書香氣息,頓時讓人頭腦清晰,舒服自在。〈南華大學〉是台灣嘉義地區唯一一所人文氣息濃厚的私立大學,以知識創造及整合見長,形成研究型學府,注重人格健全發展,每年皆以古禮,為大一新生舉行成年禮儀式,在台灣各公私立大學中獨樹一幟,卓具特色。
研討會的內容著重在「心靈療癒」的研討,尤其針對現在常見的「憂鬱症」進行探討。憂鬱症患者在心理上潛藏著不安、挫折、難過及悲傷,潛意識中常會出現「暫時性」的情緒失落;在生活裡所累積的失落經驗,轉載到心理上就會變得煩躁焦慮、意志消沉,無法自主等現象,嚴重的患者,對生命的態度會消極以對,往往造成自殺的悲劇。
聽了研討的內容,筆者深深覺得,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憂鬱症患者,因為在現今生活中,多多少少一定會面臨到各種問題,如:家庭、事業、學業、經濟、人際關係等,如果不懂得運用方法抒解的話,日積月累後所產生的壓力,就有可能使人罹患憂鬱症,所以我們應該對於身邊的人,常聆聽他們的問題,適時給予鼓勵與支持。
從研討會的研習發表得知,在「醫學」上是以「催眠」、「藥物」等方法去做治療,但經過統計分析指出,這些治療會帶來副作用,而所謂的「治療」其實也只是「暫時性」的,因為經過治療後,還是無法回復患者原本的健康心理。

學者專家認為,對於憂鬱症患者一定要有耐心與柔軟心,當患者情緒低落,可鼓勵他們走向大自然,郊遊、爬山、騎腳踏車等戶外運動,可以讓不愉快的情緒得以抒解,不過前提是「一定要有人陪伴」。
也可帶患者親近佛法,學習以佛學的觀點,去面對人生的種種問題,藉由佛菩薩的加持力,藉由禮佛參學產生不同的心境與智慧,來幫助憂鬱症患者找回信心與自我。
參與這次「研討會」的研習,筆者深感「心量要大」、「放下」、「無所謂」等佛家常講的「詞彙」,真~的很重要!處於現在「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行事,往往不出意的,就會傷害到別人,或被人傷害,如果不能如佛家所說的「心量要大」、「放下」、「無所謂」,那爭端、嫌隙將不斷產生,再加上如果在事件中往往是「輸家」的話,相信憂鬱症遲早會「上身」。
很慶幸自己還有一絲佛緣,尤其慶幸自己是真佛弟子,經過這一年多〈威德佛學院〉的佛學洗禮,更能深切體認世間種種的是非得失,都是來自於「心的作用」。心定氣順,身體就健康,心亂氣躁,身體不病才怪;落實生活佛學,身體輕安舒適,憂鬱症就無從下手;唯有掌握了心,才能安樂,才能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