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燃燈雜誌 589 目錄 2025/10/15 出刊
| 2026丙午年新春賀詞刊登廣告 | 
| ©燃佛心燈 | 
| 真佛宗的密教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306冊--造化之通 | 
| 對於未來的期盼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306冊--造化之通 | 
| ©特別報導 | 
| 05/04 彩虹雷藏寺孔雀明王護摩開示 〈卷第一〉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 
| 05/10 西雅圖雷藏寺同修蓮花童子本尊法開示 〈卷第一〉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 
| 05/11 彩虹雷藏寺聖觀音護摩法會開示 〈卷第一〉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 
| 05/17 西雅圖雷藏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尊法同修開示 〈卷第一〉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卷第二〉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 
| ©法雨均霑 | 
| 幻劇裡傻子多,明眼人少(二) | 
| ©菩提園地 | 
| 0504 依大乘佛法之見,世間一切皆是佛法,財、色、名,乃至衣食住行、育樂,無一不是佛法。」 關鍵在於能否轉化貪、嗔、癡等煩惱成智慧與慈悲,正如《維摩詰經》所示,「淫、怒、癡」皆可為修行之道。 | 
| 宗委會法務通告—真佛密法灌頂「藥王度母、札基拉姆」修法事宜公告 | 
| 0510你如果找到真正的我,就明白了妙明真心、無生無死的根本,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楞嚴經】最重要的地方,也是維摩詰居士在【維摩詰經】裡講的不二法門。 | 
| 0511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價值。一個人即使生命短暫,但有意義,那就是長壽;若長而沒有價值,那就是短壽。所以希望我們每一位修行人,都能過得有價值、有意義。 | 
| 0517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我們人的念頭被「眼、耳、鼻、舌、身、意」帶著走,不受影響的是我們的本性,但我們沒有看到自己的本性,忘失自己的妙明真心,而是認物為己,在六道裡面輪迴,像客人一樣,從來沒有停止過。 | 
| 0823【華嚴經】提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眾生所具有的心和佛沒有分別,眾生不在佛心之外,這是佛領悟實相之後,平等教化,因為佛看自心、眾生心是一體的。 | 
| 世界真佛宗宗務委員會第六屆核心小組世界道場巡迴交流會第一場印尼地區交流報導(二) | 
| 2023優良道場 風車、鬱金香國度中的真音堂 | 
| 2025 馬來西亞供僧大會 | 
| 一趟永生難忘的2025年8月西雅圖朝聖之旅 | 
| Un événement de la chassie | 
| ©廣告 | 
| 2025年馬來西亞密教總會供僧大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