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0316 彩虹雷藏寺大隨求菩薩護摩法會開示

●開示∕【楞嚴經】●文字∕燃燈雜誌整理●圖片∕彩虹雷藏寺提供●地點∕彩虹雷藏寺

 

我們敬禮傳承祖師,敬禮了鳴和尚,敬禮薩迦證空上師,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我們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天護摩的主尊「大隨求菩薩」。

師母,丹增嘉措,吐登悉地,吐登卡瑪,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以及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午安!大家好!(華語)你好!大家好!(粵語)Xin chào、Cảm ơn(越南語:你好、謝謝),愛してる(日語:我愛你),사랑해(韓語:我愛你),Hola! Amigo! Te quiero mucho!(西班牙語:朋友你好!我愛你!)すごい、いちばん、気持ちいい(日語:厲害、第一、心情好),啾咪!Yappy!Bling bling!こんにちは(日語:你好)。

現在通知大家,下個禮拜天三月廿三號下午三點PM是「瑤池金母護摩法會」。瑤池金母(護摩)是每個月都有,祂是第一本尊。

今天我們做大隨求菩薩,其實這一尊跟準提佛母、不空羂索觀音,祂的Power是很強的。這一尊我供在台灣的家裡壇城龍邊,大隨求菩薩祂有八個手印,叫隨求八印。這八個手印包括內五鈷印,還有時輪金剛的手印,另外,大威德金剛的手印,另外,尊勝佛母手印,還有三鈷印、單鈷印、虛空藏印跟梵篋印,一共有八個手印,就是隨求八印,是屬於觀音菩薩系統。

這個菩薩常隨眾生之願,然後施予眾生,眾生有什麼願望,祂就給你什麼,所以叫大隨求。主要的咒語是在《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經文也是在《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你知道隨求印,還有隨求的咒語。

當初在淨飯王的時代,釋迦牟尼佛的妃子耶輸陀羅,她因為釋迦牟尼佛離開出家了以後,她居然懷孕,這樣的事情是在這個王國裡面所不容許的,所以要投入火坑,把她燒死。她的胎兒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就是羅睺羅,他在母胎裡面,憶起了大隨求菩薩的咒,他就唸了「嗡。摩訶鉢拉底。薩落。梭哈。」當時那個火坑就化為了清涼池,火坑的火就消滅,變成清涼。

所以國王認為說不可思議,誰來救了?以大隨求菩薩的咒語,救了耶輸陀羅的命。誰救了她?是羅睺羅在她的肚子裡面唸了大隨求的咒語,就救了釋迦牟尼佛的妃子耶輸陀羅,是有這一段的記載。叫做『隨求咒』。

所以這一尊很靈驗的,大家都只知道不空羂索觀音,因為祂有「不空」,你求了就不空,就會有。大隨求也是有啊!這一尊大家都不會求,大部分都是求不空羂索觀音。其實祂威力很大的,因為大隨求的咒語,救了耶輸陀羅,有這一段的記載。

釋迦牟尼佛是六牙白象。祂的母親摩耶夫人,夢見釋迦牟尼佛進到母胎裡面。然後在藍毗尼園生下了釋迦牟尼佛。算起來也是聖靈投胎,祂母親夢見六牙巨象,那個象長了六個象牙的,這個都有記載。

然後我們去了「藍毗尼園」,「藍毗尼園」是唯一八大聖地當中,在尼泊爾的。另外我們去了瓦拉那西,瓦拉那西那裡就是五比丘所在的鹿野苑,就是在瓦拉那西附近,恆河的旁邊。然後去了尼連禪河,恆河支流的地方,釋迦牟尼佛曾在那邊靜坐。另外去了靈山,靈山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去了「給孤獨園」,就是我們【楞嚴經】裡面講經的地方。去了「竹林精舍」。

另外還有經典結集的地方,第一次經典結集的地方(王舍城)。另外去了大菩提樹,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地方,還進到〈大菩提寺〉的裡面。另外去了釋迦牟尼佛圓寂的地方,去了很多的地方。去印度,就是去朝聖,去八大聖地,去看一看釋迦牟尼佛以前去的地方。

去了才知道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經典上所寫的這些愛妃,都是寫得很漂亮的,我們去看,天啊!一個一個就像火炭(台語,笑)!我看了我也會出家(笑)。像那個給孤獨園,還有古城,那個城都成了廢墟的模樣。去了最有名的佛教的學校〈那爛陀寺〉,剩下幾塊磚瓦。是玄奘在那邊學唯識的地方,中國的玄奘曾在那裡學習。我們認為去印度,這一生不去,是一種遺憾!去了以後,你也會覺得遺憾!

不過,事實上,有一件事情是這樣子講,在東方的哲學,印度是很早。因為一般比較困苦的國家,它產生的宗教跟哲學的力量是很大的,成就者非常多。比較困苦的國家,本身來講它的哲學、它的宗教,都是非常偉大的,這種成就是不得了的。像中國也是一樣,以前的中國沒有那麼富裕,出來的偉人非常的多,像老子、莊子、孔子,最早黃帝時代的「黃帝」,他們的思想都是很偉大的。

 

Q問題一:新加坡蓮花一旺。敬愛的師佛,嗡。咕嚕。蓮生悉地。吽。首先,弟子想確定一些定義:佛經中常講的「意識」(梵文vijnana)是否等同於一般世間認為的consciousness(意識)。

【維摩詰經】裡面都講過,另外【楞嚴經】也有提到。也就是我們腦海裡川流不息的,像河流一樣的念頭與覺知?假如答案是肯定,那這個意識是否等同於道家、基督教,或所有宗教所說的靈魂?

回答一:這個問題差很多,佛教講的「識」,跟我們一般人所講的識跟念頭、覺知是不一樣的。佛教講到最深的意識叫「阿賴耶識」、「無垢識」,「眼、耳、鼻、舌、身、意、意根、阿賴耶、菴摩羅、無垢識」,講到最深的一共有十種識。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念頭;也不是我們想到什麼的那個意識。不是,不一樣,佛教講的是不一樣的。佛教講的這個「識」字跟道家,基督教,跟所有宗教所講的「靈魂」是不一樣的。

這個要解釋也是很難,因為這個東西是無形的,講不出來的。佛教在研究這個「識」上面,它是根據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色、六塵,這樣子講的。眼、耳、鼻、舌、身、意,然後意根,再來是阿賴耶,再來是菴摩羅,再來是無垢識,有十等分別,每一個都不一樣的。

一般來講,他的念頭跟覺知跟佛教所講的不同。他想要確定一些定義,很難下這個定義。「靈魂」是個什麼東西?佛教講的是「中陰」。靈魂是在你生跟死之間所存在的東西,叫做靈魂。從你死亡到出生的中間,就叫「中陰、中有」,佛教是這樣子講的。

一般宗教就講「靈魂」,靈魂是不是識?這個當然是有牽連,靈魂也是跟意識有關,但是完全是意識嗎?當然也不是。所以這個是很難回答的,想確定一些定義,可以講是「諦」,就是真理、真相,定義就是絕對這樣子。但事實上不一定是這樣子,我所了解的。所以說很難解釋。

如果「意識」就是「靈魂」,為什麼密宗又說靈魂是住在「海底輪」?(我們現在世間覺察意識的方法,是透過測量腦波裡的活動才知曉,所以有此一問。)懇請師佛回答,感恩,謝謝!

靈魂是住在海底輪,聽過沒有?不對吧?不對喔!靈魂並不是住在海底輪。這【楞嚴經】裡面會講到,談到「心」的問題,到底心住在哪裡?下面就會講心住在哪裡?靈魂住在海底輪?我聽都沒聽過耶。意識就是靈魂,意識跟靈魂有關,但意識不完全是靈魂。

我們很簡單講一個邏輯,我常常講的一句話:「白馬是馬,馬非白馬。」白馬是馬——白色的馬是馬。馬非白馬——馬不是只有白色的,牠很多種顏色,有棕色的馬、有灰色的馬、有黑色的馬,馬有很多種顏色。白馬是馬,沒有錯,白馬牠當然是馬。馬非白馬,馬不只有白馬。

我可以這樣子講,你講的這個意識是靈魂,是的。但靈魂不一定是意識。因為「識」包含很多,不只是靈魂而已。所以那個邏輯是這樣子講:「白馬是馬,馬非白馬。」你說馬,不是白色的馬,白馬就是馬,馬非白馬。馬有很多種,還有黑馬,對不對?還有灰色的馬、還有棕色的馬、一大堆的馬。另外還有騾、還有驢,這是馬的變種,很多,數不清的。

所以我只能這樣子跟你回答,蓮花一旺,等你變成了靈魂,你就知道(笑),你不用問得那麼早嘛,對不對?等你以後變成靈魂,你就自己知道了,對不對?想的有的沒有的(笑)。

問:「什麼樣子的男人是最專一的。」回答是:「開火車的男人。」問:「為什麼呢?」回答:「因為出軌就要完蛋了。」(開火車的男人不能出軌。)問:「世界上最不忠心的是什麼?答案是:「錢。一起出門,然後它不會跟你回來,錢花掉了,最不忠心。

問:「世界上什麼是最忠心的呢?」慧君會答:「是脂肪。這個很氣欸,你知道嗎?怎麼甩也甩不掉。慧君會答:明明是減肥減得要命,她還是那麼圓,你說有什麼辦法呢?她老是講說:我們家族都是這樣子的,明明減肥,天天都在減肥,還是那麼圓。不然慧君來的時候,你就跟她講:妳手臂伸出來給我們看。她有時候忘掉,她這樣子放著在吃飯,她的手臂就像你的大腿。

爸爸問小明:小明,如果爸爸被毒蛇咬,你會幫我把毒吸出來嗎?小明講:不會。爸爸問:為什麼?因為吸毒是犯法。爸爸又問:那你會送我去醫院吧?小明講說:我也不會,因應運毒也是犯法。爸爸又問:你的意思是我在家裡等死了。小明講:你也不能在家等死,因為藏毒也是犯法。爸爸最後講:去你的。

 

現在要來講這個問題了,講【楞嚴經】。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這句話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問阿難,我現在問你,你當初因為佛的三十二相,你是用什麼來看的?然後你看了,你用什麼來喜歡三十二相?你喜歡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你看了我的三十二相,你是用什麼東西看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愛樂呢?

譬如很簡單,我們看那個女生,我們男生看女生。大部分都會評論:這個小姐長得很漂亮;這個小姐長得不怎麼樣,就是不怎麼樣;這個小姐臉上沒有光,因為她的荷爾蒙沒有了,臉就變成黑色或者蒼白的。

她煥發著青春的氣息,因為她年輕,她身上有荷爾蒙,她的皮膚發出光澤。每一個人都有鼻子、都有眼睛、都有眉毛、都有耳朵、都有嘴巴,但是湊起來就是不一樣。有的看起來就像我昨天講的,有的看起來就非常的甜;有的看起來就不甜(笑);看起來不止不甜的,還鹹(眾笑)。其實都是一樣的啊!眉毛就是眉毛,眼睛就是眼睛,鼻子還是鼻子,耳朵就是耳朵,嘴巴就是嘴巴,為什麼一湊起來就不一樣?問題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都有眼睛,都有眉毛,都有鼻子,都有嘴巴,都有耳朵,為什麼你不愛我?愛別人?為什麼?因為妳湊起來那個美就沒有,妳叫人家怎麼愛嘛。至少湊起來這五個東西,眼、耳、鼻子、耳朵、嘴巴。湊起來人家好看;你為什麼湊起來不好看?這要怪誰?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怪就是在這裡啊!只是這幾個東西啊!有些人看起來就覺得,哇!這很美;看起來就,唉呦!好醜,你心裡就產生不喜歡。醜的你就不喜歡,美的你就多看幾眼。

像我媽媽一樣,我媽媽以前看到林青霞,那時候她說:喔!林青霞好漂亮。她到了中國大陸以後:哇!怎麼滿街上都是林青霞!?我媽媽講的。她說:不只是男人喜歡看;連她女生,她都喜歡看林青霞。在台灣看到一個林青霞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突然之間,她看到好多的林青霞。

昨天,後來我沒有講笑話,我就回到密苑的時候才跟大家講:「我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笑)大家都嚇死了:「蛤!盧師尊怎麼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想不出什麼道理。我確實跟她睡同一張床,什麼原因呢?(笑)我講給你聽。臺中一個酒店,就是臺中〈長榮桂冠酒店〉,它開張的時候,那個酒店建好開張剪綵,請林青霞來剪綵,林青霞有去剪綵,咔嚓!剪綵,就開始營業了。那麼在剪綵的前一天,林青霞就到臺中了,她住在長榮桂冠總統套房的床上,那是有紀錄的,只要你在長榮桂冠總統套房住過,他就記下來。

第一個住的就是林青霞,因為長榮桂冠請林青霞來剪綵,開張了。第二個來住的就是盧師尊,我回臺灣弘法,所有的同門大家把錢湊起來,就叫我去住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林青霞睡過的床(笑),我也睡在那個床上,我是第二個住的,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我是第二個住的。你去長榮桂冠查,他都有名冊,睡過總統套房的,他都有記錄下來,我睡過臺中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的床,第一個住的是林青霞,第二個住的是盧勝彥。所以我們兩個人睡同一張床(笑),只是時間不同啊,她先睡,睡了以後她離開,再來就是我睡,那張床當然沒有林青霞的味道(笑)。

這個跟人家講,這個也是一種邏輯欸!你跟人家講:「我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大家都兩個眼睛睜得好大(笑),原來不同時間。這樣了解嗎?(眾鼓掌)這個就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問,這裡面也是一個邏輯、也是一種哲學:「你是怎麼看到的?你為什麼會喜歡三十二相?」

阿難尊者就跟釋迦牟尼佛講:「世尊啊!」就是釋迦牟尼佛。

「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他講的也是很對,阿難尊者他說:「因為我用我的眼睛去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心理產生喜歡、愛樂,我心裡就產生喜歡,所以我就發了菩提心。」「願捨生死」,願意把世間的生死捨掉,發心出家,剃度,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擁有三十二相。這是阿難尊者當初出家,出家他有他本身的…為什麼你發菩提心要來剃度?都有一個緣起的,一個原因,他們每一個人出家都有原因的。

像我出家,我幾乎來講起來,也知道我自己會出家,大概四十三歲左右,好像我預先已經知道了,已經意識到我在四十幾歲我會出家,已經意識到了。當初瑤池金母選我的時候,我媽媽很擔心,她說:「他既然是有佛骨,那可能會出家,那他就不能結婚了。」嘰哦桑(林千代師姑)就跟我媽媽講:「不會,他會結婚,出家是以後的事情。」嘰哦桑是這樣子講的。

我自己感覺到我自己四十幾歲就要出家,剛好那時候四十幾歲,剛好掉頭髮,洗一次頭掉一次、洗一次頭掉一次,掉了整個浴缸裡面都是頭髮,我說:「唉,理掉算了。」剛好果賢法師在這裡,在我們〈西雅圖雷藏寺〉,那時候〈西雅圖雷藏寺〉才剛剛建好,果賢法師在,果賢法師說:「唉,掉頭髮,祢就理了吧!」我說:「理就理吧!」就理了。我是什麼原因出家的?掉頭髮出家的(笑)。頭髮掉了,一洗就掉那麼多、一洗就掉那麼多,掉到有一天就變禿頭啦!那乾脆就理了,就這樣出家了。

出家都是有原因的,有的人當然,出家發菩提心的比較少,有些人:「我實在是無路可走,窮得要命,活不下去了,到廟裡面還有一碗飯吃,乾脆就理了。」就剃度就出家了,廟裡面還有飯可以吃啊!年紀大了來出家,我們比較不歡迎,因為年紀大了,你還能夠做什麼事?年紀大了,五十幾歲、六十幾歲沒力了耶!沒氣。

我們那時候規定,你年紀大了出家,可以幫你剃度,你回家修行;你要住在廟,可以,一般的廟有房間給你住,但是你要付宿舍的費用。有時候年紀大了,一個老的比丘、比丘尼,必須要四個年輕的比丘、比丘尼來給他服侍欸,那你要自己準備一筆錢,你才能夠出家欸!你要住在廟也要準備,不是說:「我老了,養老院那麼多錢,我不去了,我去廟裡面剃度,就住在廟裡面,人家是施主就會供養。」

像我大姑,我有一個大姑出家,我大姑出家的時候,她已經七十幾歲,她是在霧峰〈萬佛寺〉聖印法師那裡出家的,剃度的時候七十幾,她不住在寺廟,她回到臺南。我大姑不是沒有錢,年輕的時候她有錢,她發心蓋了一個寺廟叫做〈接天寺〉,臺南〈接天寺〉,嶺拔林,叫做嶺拔林〈接天寺〉,她布施了很多錢在那個寺廟,是不是她蓋的?我們不知道,但是她布施了很多錢給接天寺,她回去以後,她就住在接天寺。

但是〈接天寺〉裡面的住持看到她來,也不喜歡的,雖然妳是一個大施主,以前捐錢給我們〈接天寺〉…我大姑怎麼講,她說她在那邊,那個出家的年輕的比丘尼在掃地,掃過她身上,也不叫她起來,就往她身上掃。妳老了,妳去住在寺廟裡面,妳要給一筆錢,很大筆的錢給寺廟的,才讓你住,妳年紀大了,七十幾歲,都不能動了,妳一天到晚在那邊唸佛、唸經、唸佛、唸經、唸佛、唸經,討人家嫌啊!人家會嫌妳啊!人家在做法務、在做工作,妳在那邊唸經,她用掃把掃她的身體耶!

所以我大姑老的時候,她跟我們講,她說:「你老了出家,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在家修行,你到廟裡面去人家會嫌你,不然你就一定要有一大筆錢給寺廟,寺廟:「好!我就請個人照顧你。」所以一個老年人,不能說:「我老人院去不成,我就到寺廟剃度,在那裡可以修行,又可以養老,那多好。」不能這樣子想啊!因為大家都在做法務、在做工作,你一個人佔一個房間,又要年輕的人去給你服侍,不可以的。

所以出家有時候滿困難,四十幾歲出家還馬馬虎虎啦!你還能夠做事情啊!五十幾歲、六十幾歲,我們就要考慮了,你到七十幾、八十幾要來出家,要住在廟,沒有一筆錢怎麼行?不然你就回家,剃了度,你就回家修行,是這樣子的。我們臺灣有一個叫連戰,有沒有?連震東的兒子,我爸爸常常講:「我們盧家跟連戰是親戚。」什麼親戚?因為我大姑的女兒嫁給連戰阿姨的兒子,那這樣叫什麼親戚(笑)?大姑的女兒嫁給連戰阿姨的兒子,這算什麼親戚(笑),很遠呢。

其實我大姑年輕的時候,她是很有錢,她把錢都布施給寺廟,老了出家,也是人家會嫌。所以出家要趁早,你要出家,你發菩提心要出家,要趁早,四十幾歲以前最好,五十歲的、六十幾歲的,就開始身體衰弱了。女的是七七四十九歲,她月事就不來了,男的是八八六十四,六十四他也不會來那個了,荷爾蒙就不會再生,所以出家要趁早啊。

阿難為什麼出家?因為就是看到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心裡歡喜,所以發心願捨生死出家。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像你所講的,因為你眼睛看到三十二相,心裡喜歡三十二相,所以呢你就出家了。如果你不認識你的心在哪裡、眼睛在哪裡,則不能夠降伏塵勞。」塵勞可以講是煩惱,不能夠降伏煩惱。你不知道你的心目在哪裡,你的心,你的眼睛在哪裡?你的心在哪裡?因為你眼睛看到三十二相,心裡歡喜,你就出家?那你知道你的心跟眼睛在哪裡嗎?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子問阿難的,這個就是哲學啊!

我們一般人所講的:「眼睛?當然在我的臉上啊!心當然在我的心中啊!」這講是隨便講的。心在哪裡?當初神光去見達摩祖師,看到達摩祖師說:「我心裡不安啊!」達摩問:「你為什麼來見我?」神光回答:「我心裡不安。」達摩就說:「好啊!你心裡不安,你的心拿出來,我給你安。」神光說:「我心在哪裡?找不到。」心不是指你的肉團心呢,不是你的心臟,不是指那個心呢!那心到底在哪裡?他找不到啊!他跟達摩祖師講:「我找不到我的心。」達摩祖師:「好,那你就心安了。」因為你找不到你的心,你心為什麼不安呢?

這個問題跟釋迦牟尼佛現在在問阿難,是一樣的,你眼睛看到我的三十二相,你心裡歡喜?好,我問你啊,你眼睛在哪裡?你的心在哪裡?就是這樣子講。釋迦牟尼佛講:「你出家的原因是因為你看到我三十二相,你心裡歡喜,你就出家了,但是你如果不懂得你的眼睛在哪裡、心在哪裡,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不能夠把你的煩惱全部去除。」你要懂得你的心在哪裡、眼睛在哪裡,才能夠降伏你的塵勞,就是煩惱的意思。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譬如一個國王,為賊所侵,一個國王被很多的敵人來侵犯的時候。「發兵討除」,這國王命令軍隊去掃除這些賊、這些敵人。「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這些軍人、軍隊要知道敵人的所在,才能夠去討伐,你不知道敵人在哪裡,你如何去討伐?祂舉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舉一個例子說,一個國王被別人的軍隊來入侵,國王命令軍隊去抓這個敵人,你要知道敵人在哪裡啊!「心目為咎」,就是你自己以心目為中心。

釋迦牟尼佛又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你的心跟你的眼睛,現在在哪裡?這問題問的很奇怪哦!我們是想說,眼睛?在我臉上啊!心呢?就在我的心裡啊!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呢?其實這裡面很深的,東方哲學就是這樣子。心到底在哪裡?並不是指心臟啊,也不是指腦海啊,也不是指念頭啊,祂就是問這個問題。所以回去想一想看,到底眼睛在哪裡?眼睛長在屁股嗎(笑)?眼睛在哪裡?眼睛大家都知道,眼睛在臉上啊!那只是一個你所看到的…事實上真正的眼睛在哪裡?你心裡產生喜歡,你心到底在哪裡?這就是一個問題,東方哲學的問題。

講個笑話吧!有一個女的喝醉了酒,跟司機對話,女的就問:「司機,我能夠把鞋子脫了嗎?」司機講說:「那妳就脫吧!」女的因為喝醉酒了:「我能夠把腳放在你的前面嗎?」司機講說:「妳就放吧!」女的又講:「司機啊,我想要吐,我可以吐在你的車上嗎?」司機說:「吐吧!可以啊!」女的吐了一車,又講:「我能夠尿尿在你的車上嗎?」司機講說:「尿吧!」這女的就講說:「司機啊,你是我見過最好的出租車司機了。」這個司機回答:「我是代駕,這個車是妳的。」喝醉酒,女的什麼都不知道,她請了代駕的司機,當然妳要吐就吐、要尿就尿,管妳什麼?反正是妳的車(笑)。

有一個賣豬的飼料的老闆,問禪宗的師父:「大師啊,我每天壓力好大喔!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又不能顧家,別人都有時間旅遊,而我卻沒有辦法,豬的飼料越來越貴、越難賣,利潤越來越低,你說我該怎麼辦?」禪師用手拍胸部不講話,這個豬飼料的老闆突然間頓悟地講:「你是講不要抱怨,要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對得起客戶,這樣對嗎?」禪師搖搖頭說:「我的意思是,我出家以前也是賣豬飼料的,今天聽了你講的話,心有點堵,血壓有點高。」(笑)

有個人養了一隻豬,這隻豬又懶又不愛乾淨,主人覺得非常地煩,便把寵物豬帶到荒郊野外去拋棄,不料那隻豬非常聰明,會認路,不管丟在哪裡,牠自己就會回家,拋了幾次,牠就回來幾次,有一天主人再把豬載到更偏僻、更遠的山上,經過九彎十八拐,一直到天色很晚的時候,主人就打電話回家問妻子:「那隻豬回來了嗎?」妻子答:「早就回家了。」主人大怒:「叫那隻豬來聽電話!我迷路了。」(笑)

唉…真的是,厲害、厲害。以前我家養一條狗,我家有一條狗,是黑白色的,我把牠載到另外幾個街上就丟了,回到家,狗已經回家了。這是真實的,嘖…怎麼辦?好,給牠丟到森林裡面,丟到很遠的樹林裡面,照樣牠還是回來,那條狗還是回來。後來哦,好,這次更遠了,我是臺中出發一直把車子開到東勢,東勢欸,開到已經很遠了,豐原再過去,東勢,經過兩個城市,把牠丟在東勢,我車子回到家,牠沒有回來,再差不多一個月以後,一個晚上,有狗在外面叫,而且在抓著這個門,刮刮刮刮…打開門,一個月以後牠回來了。

真的是很厲害欸!從臺中給牠抓到東勢,東勢經過豐原,在山裡面的和平鄉,給牠丟下去,牠居然從和平鄉,走回到臺中來,走了一個月,這一回,沒辦法了,只好冬天進補(笑),黑色的狗啊,黑狗,黑狗是冬天可以進補(笑),一黑、二黃、三花,我們以前吃狗肉,黑的是最好的,黃的是第二,花狗是第三,現在好久不知道狗的滋味了…(蓮慈上師提問)啊?哪個玩笑?我當然沒有吃那隻狗,但是我確實吃過狗肉。

因為我到中興山莊去測量,就是中興嶺,中興山莊是我在測量,在新社,住臺中的人就知道新社,大坑再進去,這裡有大坑的同門在這裡,大坑來的(閩南語),他坐那裡?從大坑來的…哦,在那裡,他住大坑,所以是我們鄰居,臺中。我以前常常經過大坑,然後到中興嶺,那時候中興嶺還沒有中興山莊,我去測量中興山莊,測量的時候也是一樣,很簡單,洗澡的時候就在河裡面洗澡,新社的河那邊,工兵營就住在那裡,他們都在河裡面洗澡,我也是在河裡面洗澡。

晚上那些士官沒有事情,我就睡在那裡,他就叫我說:「測量官,起床!我帶你去吃東西。」就跟他去,然後旁邊有一個小的眷村在那裡,上面掛著一個燈,上面寫著「香肉」,進去就坐下來:「哇!火鍋欸!」海底撈啊(笑)!燉得很香欸!哦!他問我:「好不好吃?」我說:「味道還不錯。」狗肉啊!香肉就是狗肉啊!那個老士官一面喝酒、一面配花生米跟小魚乾,然後吃狗肉,我也是跟著學,喝酒、吃小魚乾、吃花生、吃狗肉,吃得飽飽的,回去睡得很安穩,他們講那是狗肉,那是我第一次吃狗肉,覺得味道不錯。

那時候到香港,香港他們燉一鍋東西出來…香港是不可以吃狗肉的,深圳可以,他們是從深圳那裡買來,深圳那裡買狗肉回來,他們知道我有吃狗肉,所以他煮狗肉很香,幾個同門還有同門的太太就坐在旁邊:「這什麼肉啊?」我講說:「狗肉。」我知道是狗肉,狗肉!他們那些太太都吐了(笑),真的味道很好欸!香港人喜歡吃蛇肉,那個蛇把他撕成細細的這樣子,不像臺灣蛇肉是這樣子,一圈,剁起來,然後煮好以後這樣子咬,從中間脊椎骨那裡咬向後面,然後再把骨頭丟掉,就是這樣子的,肉是夾在這個縫裡面,然後把肉吃掉,剩下骨頭,那是蛇肉。師尊什麼肉都吃過,老鼠肉也吃過,老鼠也吃過,哎…今天,實在是吃太多了(笑),好了,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2025年功德主方案 
點此入內 線上刷卡
(單位:美金)

  下載迴向報名專用表 

迴向報名表填完之後請傳送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燃燈paypal註冊的信箱是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敬請同門善信大德注意,以免無法收款!謝謝!

 

「隨喜贊助」、廣告刊登等,請參考下方。


點選「隨喜贊助」進入PayPal 線上信用卡贊助網頁,填寫數量即是您的贊助金額!

 

   

◆其他贊助方法:劃撥、匯票、支票及國外匯款

聯絡我們:

投稿專用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886-49-2312992 分機 362

傳真:886-49-2350140
迴向報名表傳送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贊助索閱一年24期紙本雜誌、變更郵寄地址、或 參加「功德主方案

請洽分機 367

 ◆刊登全彩廣告/賀詞/請佛住世詞,下載廣告確認單。

請洽分機 368